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要闻

面目全非 · 许固令水墨作品展

信息来源: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时间:2022-11-03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

  主办单位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主办单位丨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主办单位丨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

  协办单位丨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协办单位丨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

  协办单位丨当代岭南公共教育

  承办单位丨广州鲁逸文化

  总策划 / 策展人丨许晓生

  展览日期丨2021年5月18日—23日

  展览时间丨上午9:30—下午5时

  展览地址丨广州市二沙岛晴波路13号岭南会展览馆2至5层展厅

  谨定于2021年5月18日(周二)晚上20:00,“面目全非 · 许固令水墨作品展”在广州岭南会展览馆开幕,敬请光临指导!

图片

  许固令 | Xu Guling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1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面目全非”· 水墨 NO.2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出神入化 再造苍生

  文 | 陈永锵

  出神入化,是所有艺术家都祈求获得的最佳境界和状态。能此,除了所谓“天赋”“艺术细胞”外,更不可少的是个人的阅历、学养,外炼内修的气质上的超脱。而这种超脱,反映为作品中的具体艺术表现,作品便有了生命和灵魂。作为一个画家,到了上述的境地时,便是—个真正的、甚至是卓越的艺术家了。

  许固令正是如此。

  许固令自小受到绘画基础的严格训练,而20多年来,却嗜画非写实的“脸谱画”成癖。他以中国民间传统戏剧“脸谱”为创作素材和感情表现媒介,却毫不迁就各剧种均必严守的脸谱程式和规矩。显然,许固令深谙那些脸谱之所以为脸谱的“谱尺”,可他更深信:古老的脸谱、面具和纹身,这些人类原始的艺术创造、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创造的本意绝非为了“伪装”和“粉饰”,相反,正是为了人的一种强烈、真实的愿望的表现!也许这种民族的、朴素的、浓烈的形式美的感召,使许固令情有独钟地、淋漓尽致地发挥民族戏剧脸谱艺术上的浪漫和幽默,追逐着—种仅是他自己才感受得到的、由脸谱而来又超越了脸谱本身特定内涵的神韵。他在对中国绘画中的笔墨技巧和西洋画的色彩技巧,乃至现代装饰画综合技巧的娴熟驾驭下,给“脸谱”赋予更广泛、深沉、新颖的意义。他眼前、心底的脸谱,无论“忠”“奸”“正”“邪”“贵”“贱”“美”“丑”……统统成了他豪情引爆的导火线和重新创造一个美的、缤纷的、完整和谐的艺术境界的契机,这就是一番体现艺术家个性、由智慧支撑勇气的超脱。

  许固令的这种超脱,还不仅仅表现在“脸谱画”的创作上,他画的山村水乡、崇山秀壑、野草闲花,都如一奔泻着洒脱的情怀,一种大度,还蕴含着一层禅的爽朗意味——他正对尘寰中的百态生相,用真挚积极而沉着的态度来洞幽察微,而不是用颓丧、冷漠或虚妄去捉影捕风、顾影自怜或者横加指责。因此,饱经沧桑的他,凭藉一管不辍的彩笔,对世间的烦恼,不必遁迹空门,而是潜心于养育性灵的艺术,顾己而及人,从而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缔造了一个又—个浪漫、自由、清新、充满喜悦而又亲切的艺术境界,使人在其间徜徉而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好一个出神入化的画面呵,好一个再营造的“苍生”。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3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4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许固令的知识背景和人生历练,造就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他更关注人,关注人的情感和命运,他以戏曲脸谱为载体,或许是因为借助这种“拟容取心”的艺术形式,更能描绘人的丰富性和人生深处的风景。他以这种内在的需要驱动画笔,表达了他对“认识你自己”的求索精神和不可遏止的激情。

  许固令的脸谱画,横涂纵抹,得意忘象。然而,在狂乱的线条和色块中,总有一束强大的磁力线,将你吸引到一个聚焦点,那就是画面中的眼睛。这些眼睛,或嗔或喜,或睁或闭,或金刚怒目,或菩萨低眉,有时若隐若现,有时充斥满纸,尽皆出神入化,妙出灵台。这些“灵魂的窗户”,将你导入画面之外,让你在比天空海洋更深邃浩瀚的人的“内宇宙”中,神游遐想,流连不已。

  ——黄心武

  许固令将那么多的色彩溶进了他的脸谱上,红色的热情、绿色的生命、蓝色的宁静、黄色的光明、紫色的神秘、白色的纯洁、黑色的威武……每种颜色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情,有着任何墨色都无法比拟的渲染情绪的力量和美感,而色彩之中的色相、冷暖、纯度、明度、调和之美更似具有神奇的魔力,带人进入梦幻的境界,宣纸上面就是好戏连台,既有才子佳人,温柔缠绵,又有英雄豪杰,烽火硝烟,还有壮志未酬……多少人和事都已经烟消云散,只有这些脸谱会化作精魂存在于人的记忆之中。

  ——钟晓毅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5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6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自由的许固令 绚丽的脸谱画

  文 | 钟晓毅

  始看许固令的脸谱画,是颇有点如触雷电之感的,以如此特别的题材,绘出满眼悦目的色彩,虽算不上独一无二,却让人很容易在刹那间心往神驰。画中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绚丽多变,追求的是趣、险、巧和出其不意又意在妙中,这条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自六十年代画舞台速写到七十年代开始脸谱画创作至今,刚好半个世纪过去。脸谱本从戏曲中来,但我的脸谱画,早已不再附丽于戏曲舞台,它成了我对人生百态的一种自然表述方式,一种对于美学理念的追求以及个人情绪的宣泄。”诚哉此言,他的脸谱画确实有个性,就如他的人,感性强,随性近,东方文化的熏陶很深,但又用足了云游四海的经历,让他的脸谱画中西兼容,东西合璧,加上他常常自嘲自己是“非主流”的,游弋于体制与各种规矩束缚之外,着重的是一种毛茸茸、富于质感的生活背景和艺术创新,以此传达出更为深切的历史与文化的底蕴。多次到他的画室,一般会第一时间去看他挂在四壁或尚在画案墨汁未干的脸谱画,仿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是一种气场的凝聚,是一次触觉的净化,好让你的身心腾出最纯净、最敏感的神经,去感受其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纵横潇洒,即便不能达到大收藏家董其昌看画时的名言,看到心仪的画时便得“一日清福,心脾俱畅”,但对于我来说,每次欣赏他的脸谱画,确实都有“虚往实归”的感受。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7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面目全非”· 水墨 NO.8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其实每次相聚都是海阔天宽地喝茶、神聊和看画,渐渐也知其性格一二和画格二三。茶香墨香缭绕中,不期然想起一则作家阎连科说过的悟佛故事:一位小和尚,聪明慧智,在庙里勤读苦攻,却不得悟醒。一同离家的僧者,大都醒开后到了他寺,做了主持,只有他还在那庙里捧经敲木,日复一日终在。有天,他问高僧师父:“我为何不能成佛?”师父说:“种地去吧。”聪明的和尚就丢下经书,开始到庙旁种地。原初,和尚并不会耕作种地,不知春发秋果,不明四季作耕,可他明智好学,勤于吃苦,第一季虽禾瘦欠收,第二季却有了景光丰旺。到了第三年的秋天,庙旁田地,已经是果实累累,色甜果香,一派天堂的风光,可高僧师父看了,却对徒弟说:“这地种得太好了,好得过了”。徒弟有点气馁问:“难道说是不好才好?”师父答:“你再种三年地吧。”,然后怅然而去。从此,小和尚种地不再走巧,不再过力精心,只是随季播种,雨后锄草,秋日收获,冬天休地猫冬,春耕伸腰荷锄,有些懒散,有些惰安,可那田那地,却也一样景光香甜,天堂色相。就这样又过三年秋至,师父再来,见该收的庄稼因未收而有些卧伏,该下架的瓜果因未下架而稍稍有些蒂枯。徒弟也不在田里劳作,而是躲着太阳,在庵里斗着蛐蛐,见了师父,不惊不喜,只是欠了身子,示意师父坐下,就又专心地斗着自己的物虫。

  师父问:“你知庄稼该收了吗?”

  徒弟说:“哦,忘了。”

  师父问:“学会种地了吧?”

  和尚不加思索:“又不会了。”

  师父问:“蛐蛐斗得可好?”

  徒弟如实:“正在学哪。”

  师父一笑:“你开悟了,可以走了。”

  徒弟走后,到他处诵经播教,后来成了高僧中的高僧。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9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10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现在的画坛,有许多人都太过看清绘画的目的和路径,许多人都太过明透圆滑了,一如前三年种地的小和尚过力用心,可以想哪去哪,想哪有哪了。但风骨呢?意境呢?很是模糊,而许固令的脸谱画,笔墨到处,虽有人生偶然性在内,像苏东坡所咏叹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但体现在其中的形与神,师物与师心,绚丽与枯淡,豪放与含蓄,有我与忘我的对立统一,如水一般,随遇成形,意志到处,姿态横生,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反对雕琢刻意为之,反对毫无生气的千篇一律,重个性,重性情,重创造的深厚华滋,是有其人生文化阅历沉淀的厚实感的。

  更幸运的是,东西方文化的浸淫,自由的思想和灵魂的追求,笔墨线条的强烈的表现力,许固令一样也不缺,同时兼而有的“我行我素”“知己知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豁达包容性,让许固令的脸谱画精品纷呈,源于生活,依傍艺术,中得心源,积累深厚,又总是非常自信地恣意挥洒,从容点染,以璀璨之笔创造梦幻之境。有时轻盈,有时强烈,有时深沉近乎虚空,有时博大弥漫六合,令人意外,令人惊喜。尤其是脸谱上的一双双眼睛,或棱角分明,或烟笼寒纱,或英武四溢,或含羞凝睇,都具凝练蕴藉之态,寓言深远,指涉人生过程,流露出冲淡圆融的情态,印证了他常说的“无法之法”“中西相融又不受其中规范”的超拔;他的“非主流”生活和创作状态,有闲云野鹤之势,是与令人窒息的禁严等约和僵硬礼制离得远远的,艺术一旦可以自由呼吸,其所迸发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不是那些空怀一手绝活的画匠画师所能企及的了,因此,他的脸谱画,常常脱离了具体物象的羁缚,进入了“人”的范畴,不是生硬的模拟,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意在言外,梦托杜鹃。以大千世界的无比丰富解读了脸谱,而千姿百态的音容笑貌恰恰反映了生命的复杂多样、饱满丰盈,因此,即便是画已绘好,静挂一隅,但你凝神看去,也觉得似乎体温尚存,隐隐约约还能感觉到丝丝脉动。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11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12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许固令的脸谱画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这不仅仅指我们熟悉的画坛,专注于画脸谱的画家,成名的确实很少。他的脸谱画笔法刚中带柔,构图奇特,色彩斑斓,时不时还讲究锋芒、遒劲、古拙、简略,以表达独有的个性,笔情墨趣成了绘画的核心,有着中国传统的沧桑美;而时不时又神驰九州之外,用色绚丽大胆,技法移步换形,和光同尘,突破了惯常的视角变化,有着西画的大气与明媚;这种视觉的突破和转换自然需要相应的艺术手段来配合,于是印象派、象征派、甚至于超现实、野兽派就可以大派用场了;时人观之,自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他统统都觉得不重要,有的批评信函,他还主动提议登载到报刊上,以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效,因为他认为没有批评就没有创新,一个画家只听到赞美声是不正常的,长此以往,只会不断地“复制自己”,尽管技法精通,构图娴熟,但画来画去,骨子里还是同一张画,这是自由的灵魂所不允许的,他不仅不屑于复制别人,更不屑于重复自己;即便他常常把“人生如戏”引义很广,但也很讲究用笔要有人的风骨、骨气,以表达强劲刚健的生命力。风骨,要点在风,风,指情趣。即儒家的气,老庄的道,屈子的情。三者相互交融,尤以情为重。深谙东方情怀的许固令,对此当然是能会心的。况且他在长期的脸谱画创作中还感受到了那么多随性、自由和美,以及别人所不能替代和体味得到的快感,他如何不在这一片天地中继续遨翔下去呢?

  在轻灵中见沉郁,在超旷中含缠绵,许固令的脸谱画,有多样的情态,有时候一眼看过去,你就知道他这一幅画的是谁,生、末、旦、丑,一目了然,成竹在胸;可有一些画,你是横看竖看,仍是如被称之为中国美学的标准典籍《沧浪诗话》中所提到的那句著名理论——“镜花水月”般地云里雾里。关于“镜花水月”,名画家杨福音先生曾生发出去,认为这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看得见那是审美,摸不着则是无功利。无功利之审美,称之为纯粹之审美。也就是空幻美,为最高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杨先生所言极是。这里借用他的说法,我并不是认为许固令的脸谱画都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但确实有一些是很经得起品的,让你感觉得到,却讲不出。也许他在创作时,并没有先存了非要画好这幅画的心,要是先存了心,那就会有了功利,有了功利就会做了自己的奴隶,其结果必然画不好这张画。而无功利便进入了无意为佳的地步,即摆脱了计划、思考、意向、甚至情感。这时,自有闲云来竹房,意兴所至,信手挥洒,心纸无间,笔墨契合,才情风发,妙造自然。

  当然,据说绘画有凡品、精品、神品、逸品之分,凡品不用说了,满世界都是;精品可以功力得之,神品则功力不逮者固必不可得,而功力既具者亦不可必得。逸品更如“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去到了一个天长地久,风烟俱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境了。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17

  142cm×142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图片

  “面目全非”· 水墨 NO.18

  142cm×142cm 纸本设色2021年

  如魔如魅,似真似幻,许固令的脸谱画,已画了四十多年,有了一段不算短的历史,尤其是近十年,达致想象力丰富,构图生动,格局恢弘,笔致华美,风格活泼,细节潇洒;而他又正当初老之年,再画十数二十年是没问题的,看他的画,同样要怀抱无功利之心,动辄以绘画“四品“去衡量,便会失去其间传达出来的艺术趣味,所以对他的期待与祝福,也可以用另一则更有仙心佛意的故事来表述: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一大早小和尚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

  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草苗,一些原本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渗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点头:“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