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要闻

展览|针尖上的锦绣华年——广绣艺术作品展

信息来源: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时间:2024-04-12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

  640.gif

 展览名称

针尖上的锦绣华年

——广绣艺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

广州市鹏喜工艺品有限公司

广州绣赟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梁雪珍刺绣艺术工作室

策展人

屈汀楠   周 琪

展览日期

2024年4月12日至5月12日

开放时间

9:30 - 17:00

(逢星期一休馆)

展览地点

岭南会展览馆 2-5层展厅

前  言  

  岭南会展览馆在前期举办的《春天里的广绣—广绣披巾传承创新艺术展》中,窥见了广绣自16世纪世界大航海贸易以来的商业化发展,开启了对广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历史轴线、文化之源、美学形成等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这对当代广绣的传承与再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将继续在本期《针尖上的锦绣华年—广绣艺术作品展》中以更丰富的作品及针法、技法剖析展开深入探讨。展览展出的作品创作时间纵跨清代十三行时期至当下,种类横揽出口欧洲精品、现当代行业及民间绣坊艺术作品、实用品。对观众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美之视觉体验,更是对中华民族智慧的礼赞,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思考。从广州象岗山上出土的西汉“锦灰堆”始作考究,广绣便被定义为逾千年的文化延绵符号。在这漫长的延绵中,广绣包容着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信仰之“异”,“破”、“立”之间逐渐构建了自己的艺术语言。1514年明正德九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买并回国觐献予国王的那片龙袍绣品,是怎样的绝妙?以使中华刺绣从此名扬欧洲,并促成了广府地区的工匠艺人们发挥此方水土的隽秀灵气,发扬海纳百川之怀,与追求极致之精神,不断把刺绣工艺推向繁荣。我们当下可见的清十三行时期精品则已是各族文明不断包容,且走向昌盛的时代章节。而当现当代广绣大师们以画入绣,以更鲜艳的色彩,更明晰的主题,更立体的形象呈现于世人之际,足以见广绣又再度发扬兼容求变精神,步入现代艺术的发展道路。广府独特的自然生态孕育了风格鲜明的民间刺绣。富饶的珠三角平原上,绣花社成为了不少乡间女性聚集与谋生之处。花社有接受广州行业绣庄“派花”(发订单)的传统,绣娘们凭借自己对绣花的认知,以及在长期磨炼中熟练掌握的各种广绣针法、技艺传承花社。同时,绣娘们用刺绣装饰着各种生活、祭祀、节日用品。水乡风光、乡间劳作等等皆是她们创作的灵感来源。本期展览征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绣坊作品,以呈现广绣的民间特色与传承。放眼历史长河,广绣无疑是一代代的创造、传承、积累与沉淀,她从民间美术走来,因航海贸易而具有突出的商业化特征,因审美追求而演变出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艺术造诣。时至今日,这一手工艺虽面临当代工业化、科技化、快餐式文化的冲击,但无论是改制的广绣厂、代际传承的民间绣娘,还是开放改革步入灵活就业的大师工作室、艺人工作室,广绣人无不以各自的技艺、敏锐头脑和热忱守护着这个似乎已录入民族基因里的部分。“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不能在我们的手里中断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创会会长叶选平同志如是说。为此,我会通过征集藏家的古董精品、广绣行业代表艺术品、民间传承人和广绣大师的作品,展示广绣发展的多元化、独特化,褒扬广绣人的兼容开放精神。并籍此机会搭建一个开放平台,让所有参与广绣创作,热爱刺绣文化的艺人、研究者、专业院校师生等人士跨界交流,共同探讨广绣传承发展。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图片

▲ 展览开幕当天嘉宾合影

    部分作品赏析  

图片

▲ 红荔白鹅

原画作者:梁纪

刺绣制作:许炽光、梁桂开等七位广绣老艺人

尺寸:115*196cm  年代:2004

图片

▲ 月夜猿啼

原画作者:赵少昂

刺绣制作:许炽光

尺寸:89*146cm  年代:2014

图片

▲ 晨曦

刺绣制作:陈少芳

尺寸:120*180cm

图片

▲ 小鸡群

刺绣制作:陈少芳

尺寸:110*110cm

图片

▲ 丹荔图

原画作者:关山月

刺绣制作:梁桂开

尺寸:74*178cm  年代:2017

图片

▲ 木棉盛放

刺绣制作:梁雪珍

尺寸:55*80cm  年代:2015

图片

▲ 故乡大吉

原画作者:方楚雄

刺绣制作:伍洁仪

尺寸:98*175cm  年代:2012

图片

▲ 双牛图

原画作者:杨善深

刺绣制作:梁少兰

尺寸:153*96  年代: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