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本会会务 > 特色活动 > 广东文化人物

2011年广东文化人物 王贵忱

信息来源: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时间:2022-08-16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


图片说明
黎子流主持开幕式


图片说明
游宁丰致开幕词


图片说明

王老致答谢词


图片说明
嘉宾们接受王老赠书


图片说明
开幕式观众


图片说明
学者观众济济一堂


图片说明
学者观众济济一堂

  作为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广东文化人物系列展览"的组成部分,《乐以忘忧——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旨在系统地展示著名学者王贵忱先生的学术成就、收藏成果和书法艺术,以及多年来他与师友交往的一些书信和实物。

  贵忱先生出生于东北铁岭,1949年随南下大军进入广州城后,便在广东落地生根,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在广东父老的关怀厚爱和岭南文化的熏陶浸淫之下,他从一名少年失学、出身行伍的青年成长为著名的学者、收藏家和书法家,谱写了当代学林的一段传奇。

  作为一名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贵忱先生继承了乾嘉学派以来重视实证的优良传统和严谨学风,重视原始资料的搜集和应用。他的研究涉及历史学、钱币学、文献学、金石学、书画艺术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钱币文献、龚自珍著作版本以及广东地方文化方面均有卓越的建树。他对中国钱币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在当代学术界几乎无出其右者,《中国钱币文献丛书》、《中国钱币大辞典。泉人著述编》等煌煌巨著就是明证。而他对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早期著作版本的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龚自珍著作版本研究的权威地位,同样为学界所推崇。他对戊戌变法重要人物张荫桓的研究,也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推动。从这些学术成果来看,他对于研究课题能够独辟蹊径,且能融会贯通,收出奇制胜之效。

  贵忱先生的学术成就,与其丰富的收藏密切相关。他的收藏以古文献、古钱币、名人手札等为大宗,兼及金石、书画等门类,而且重视藏品的系统性。与一般收藏家不同的是,他的收藏更加注重藏品的文献价值,而非其观赏价值。他还善于将收藏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在他的著作中,就有不少是他研究藏品的成果,如《中国钱币文献丛书》、《曾国藩未刊书札》、《张荫桓戊戌日记手稿》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三十多年前,他就已经将其中一些珍贵藏品陆续捐赠给国家有关部门,化私为公,嘉惠学林。其中最大的一宗是1999年,他将其精心收集的600余册珍贵的中国钱币文献捐献给中国钱币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他的胸襟和收藏观,毫无疑问是值得大家敬仰和学习的。

  贵忱先生的学术和收藏成就,既是其本人的天赋和后天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一大批前辈大家的教益和交流。在他的交游名单中,有周叔弢、周作人、于省吾、容庚、商承祚、潘景郑、王肇民、李可染、谢稚柳、唐云、启功、黎雄才、赖少其等一长串为世人所熟知的当代学术界、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大家。从贵忱先生与他们交往的有关实物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其学术、艺术的某些渊源和轨迹,还可以从中领略前辈大师们所独具的风采。

  治学之余,贵忱先生究心翰墨,虽无意作书家,而能别出新意,卓立于当代书坛。他早期的楷书植根于北魏写经,参以汉简笔法,古朴典雅;后期的行书则熔铸诸家,刚劲奇肆,富有书卷气。周叔弢老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先生书法,质朴厚拙,毫无侧媚之态,世人或不易知也。"贵忱先生一直对养育自己的岭南大地和人民深怀感激之情,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反哺——致力于岭南地方文化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弘扬岭南文化。特别是在岭南地方文献方面,他不遗余力地搜罗遗逸,勤于研究,保存和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岭南文献。在他的藏品和学术成果中,有不少是与广东有关的,其中最著名的有海内孤本《廖燕草书山居诗卷》、张荫桓《戊戌日记》手稿等藏品,以及《屈大均全集》、《明代潮州戏文五种》等多种编著。通过这些藏品和编著,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广东人民的那份朴素、执着而深沉的情感。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乐以忘忧——王贵忱学术艺术综合展》不仅仅是其个人学术成就等方面的展示,更是我们向贵忱先生表示敬意的一种方式,以感谢他在保护和弘扬岭南传统文化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2011年2月

乐以忘忧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